回顾国营宏声器材厂的建厂经历

发布时间:2024-10-26浏览次数:17

原国营宏声器材厂(以下简称“宏声器材厂”)从1971年开始建设,1975年正式投产,到1991年搬迁,在山区县城陕西千阳历时20年。这20年是宏声器材厂艰苦创业的20年,职工人数由1975年的620余人增长到1990年的1000余人,产品年产量由投产初期的5万余件增长到1990年的50余万件,工业产值由当初的60余万元增长到1990年的530余万元。建厂初期的艰苦劳动凝聚着第一批创业者的辛勤汗水,生产经营倾注着全体四三八一人的满腔心血。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职工团结、奉献、朴实、勤奋的优良品质。这种三线精神已融入了工厂的文化血脉,形成了工厂的文化基因而代代相传。

一、建厂依据和筹建情况

1970年1116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(以下简称“四机部”)下发(70)四远字718号文《关于陕西千阳四三八一电声器材厂建设方案的通知》指出“经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(70)军工字304号文批准,决定在陕西千阳原四三九二厂址地区新建一个电声器材厂,生产规模为:年产军用电声器材五十万件,电声测试仪器五十部,职工总数为六百人…”,并规定:新建的陕西千阳电声器材厂命名为“国营宏声器材厂”,工厂代号为“国营第四三八一厂”,新建厂由国营第四三八〇厂负责支援。

同年1127日,四机部又下发(70)四远字第107-2号文《关于四三八一厂产品方案的补充通知》,对工厂的主要产品耳机、传声器、耳机话筒组、航空帽与坦克帽、高质量电影扬声器及电声测试仪器等生产大纲做了具体规定。

根据四机部文件精神,在陕西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的领导下,组成了谢生泉、李华、李超俊、左金全、张振祥、曾厚光为成员的工厂领导班子。从国营第四三八〇厂抽调120余名包括领导干部、各类工程技术骨干、工人在内的援建人员来到陕西千阳,又从下乡知青中分批招收数百名学徒工进厂,以及从其他单位调派的各类管理人员,配合施工单位(国家建委六局)展开了艰巨的工厂建设工作。他们顶烈日、冒严寒、挖城墙、修道路,夜以继日,艰苦奋战,于1974年底基本完成建厂任务。

根据工厂建设的实际情况,四机部第十设计院编制了扩大初步设计报告,并在19719月获得四机部批复,先后追加投资共计1563.22万元,增加厂区及生活区面积15307平方米,工艺设备总数698台(总数中不包括线材车间的设备),仪器仪表总数351台。工厂产品大纲调整为:(1)耳机年产8万付(16万件);(2)耳机话筒组年产5万付(15万件);(3)航空帽与坦克帽组合件年产3万套(12万件);(4)高质量电影用扬声器年产5万套;(5)电声装配所需的线材及橡胶件等。

经四机部批准,工厂于19741225日通过了投产验收,1975年开始正常运营。

二、建厂以后的基本状况

(一)工厂规模:1990年在岗职工由建厂初期的650余人增加至1009人,其中生产工人594人,辅助工人145人,技术人员97人,经营管理人员140人,其他人员33人。占地面积157.5亩,建筑面积42431平方米,其中:生产性建筑面积19698平方米,非生产性建筑面积22733平方米(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4904平方米)。固定资产原值1099.5万元,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消声室和高噪声试验室。工厂包括了装配车间、扬声器车间、塑压车间、工具车间、锻工车间、零件车间、线材车间、机动车间、热处理车间、表面处理车间和技术科、质量科、例行试验室等单位部门。

(二)经营情况:工厂投产后逐步形成了通信电声器件150万只、扬声器200万只、通用电子仪器200台、电线电缆5000公里的生产能力。累计完成工业产值5500万元,上交国家利税245.64万元。

三、工厂的发展历程

(一)技术能力:宏声器材厂设置有技术科,其中包括产品设计组、工艺组、标准化室、情报室、资料室及试制组等部门。产品设计组具有设计研发各种动圈式、电磁式送受话器、扬声器产品,及组合件手持式、手柄式、头戴式音频终端产品的能力。在中国计量院及北京同仁医院的专家指导下,自主设计开发了听力计等声电结合的电子应用产品,并批量生产交付用户使用。在为听力计配套的宽频带耳机的设计研发中,以陈文正为项目负责人的专题小组克服技术、材料、工艺等难题,创新思路,持续努力,成功研发出了具有灵敏度高、频率响应范围宽、不均匀度小的新型耳机,其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,满足了听力计产品的配套急需。其亮点主要有:(1)采用间隙阻尼,解决了阻尼性能一致性问题;(2)采用涤纶材料替代金属材料设计了音膜零件,攻克了热压成型的工艺难题,解决了宽频响应特性和不均匀度的达标问题;(3)采用铜包铝漆包线制成音圈零件,解决了耳机的功率灵敏度和宽频响应特性难题。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,陈文正带领项目组不畏困难,奋力攻关,获得了全厂的赞誉。

(二)产品及效益:由于许多客观原因,宏声器材厂的产品与最初的生产大纲有许多调整,主要包括如下:(1)军用大双耳机、抗噪声耳机话筒组、连排电台用步兵送话器等产品,年产值达到200余万元;(2)电磁式受话器及碳粒式送话器生产线,年产量100余万只,为国内多家电话机厂配套;(3)多种手柄式、头戴式通用抗噪声送受话器及手持话筒,为渔船电台、铁道电台及其他民用专用电台配套,年产值100余万元;(4)多规格系列扬声器产品为收录机、电视机等生产厂家配套,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;(5)电线电缆的设计与生产主要以内部配套为主,多种安装线、电源线和通信连接线逐年扩大了外销份额,形成了年产量5000公里、产值近200万元的规模;(6)简易型和精密型系列听力计和听诊器产品,产量曾达到年产200台套。

四、工厂的并迁

1985年,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以国三发(198525号文批准将国营第四三八一厂列为全国首批26个迁建单位之一。

1988年5月,陕西省电子厅作出了由国营第七六九厂实行承包搬迁(合并)的决定。198812月,国营第七六九厂与陕西省经委、省电子厅、省财政厅等六个厅局签订了《国营烽火无线电厂承包国营宏声器材厂合同书》,经过两年多紧张的基建和调迁准备工作,整个搬迁从19915月开始,至同年11月结束,完成了工厂的并迁工作。在专访陕西烽火宏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杜中科先生时,他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历程:“我是在19919月份进的厂,刚进厂的时候我只是在一线,不了解外面的形势。当时应该还是计划经济的末期,还在受计划经济的影响,机关给我们下任务,我们按需求提交,产品竞争不是很充分。我觉得后来慢慢军民融合,竞争越来越激烈,我们也得想办法,倒逼我们产品多元、技术更新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。” 谈及团队成员在技术领域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,杜主任提到:“坦克通信帽应用的有源降噪技术,当时就是在我们桑志明董事长的带领下研发出来的。根据数字车内通话器产品的配套需求,针对坦克车内噪声的频谱特性,他们在实验室和实车现场反复摸索实验,埋头钻研,解决了有源降噪控制电路、耳罩结构及配套电声器件性能等技术难题,实现了坦克帽的降噪频率范围和降噪量的目标要求,填补了国内有源降噪耳机工程化产品应用的空白。有源降噪坦克通信帽在2000年通过了陆装科订部装甲局组织的鉴定,并批量装备部队,得到了肯定和好评。”

五、原宏声器材厂历任厂级领导名录

(一)历任党委书记:郭生义、周瑞庭、刘怀江、郭克俭、邰义敏。

(二)历任厂长:李超俊、陈善能、屈振起。

(三)历任党委副书记:周瑞庭、郭克俭。

(四)历任副厂长:张振祥、左金全、曾厚光、邰录明、周瑞庭、张兆志、陈善能、李明哲、任存晓、任仲平。

(五)历任总工程师:曾厚光、许俊义、陈文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来源 陕西烽火宏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